查看原文
其他

蛰伏十余年终“上岸”,谁在计算碳中和?

林方舟 千篇一绿 2023-12-31
记得加小千为星标  ★  不遗失彼此。
 ◆ ◆
碳中和目标提出后,稍微有一些碳背景的应届生,薪水比两年前翻了一倍。为了留住老员工,必须要涨薪,因为猎头开出的待遇可是两倍甚至三倍。碳排放管理员身兼数职,核算和核查业务类似会计、审计;咨询工作像为企业碳排放情况开处方的医生;交易工作又像金融市场的交易。“碳核算标准的边界比较模糊,同一个行业会有很多的核算规则并行。碳排放企业就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规则,实现对数据的操控。”

碳排放无处不在,减排细分到一个个领域——一座城市、一个工厂、一辆汽车甚至一瓶矿泉水。如同减肥需要知道最初的体重一样,碳减排最基础的工作即为碳核算,也就是摸清碳排放的家底。(农健/图)

 ◆ ◆
南方周末记者 林方舟


虽已居家办公一个月,在上海一家碳管理公司工作的苏航仍然接到不少猎头电话,“来挖的都是业内有名的公司”。
 
碳,这个位列元素周期表第6位的元素,从煤炭到钻石,再到生命有机体的基本成分,生活中再常见不过。但碳管理作为一种职业时,又过于晦涩,从业者总是苦恼,应如何解释自己并不是“卖煤的”。
 
2008年,姬宏旺成立了北京凯来美气候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国内最早的碳咨询公司之一。当他跟MBA班的同学说自己从事与二氧化碳有关的工作,总被反问一句:“空气还能卖钱?”
 
的确,空气中约有0.04%为二氧化碳,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迅速上升,超过了过去2300万年的最高纪录。最新的科研表明,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升高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管理碳,用当下热词形容就是“碳中和”。
 
2020年,中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无论这行是否被充分理解,投资、挖人、订单……纷至沓来。
 
乱象也接踵而来。生态环境部于2022年3月通报了数据造假、核查不规范等案例。“漂绿”现象也为业内警惕——利用碳核算的不同标准和边界,“实现”某某项目、公司的碳中和,可按照客户需求量体裁衣。
 

 ◆ ◆

招兵买马


碳圈实在太缺人了。
 
虽然猎头开出的待遇很诱惑,但苏航更想在目前的公司创业,不想去大公司当螺丝钉。碳管理行业重视经验,他觉得目前的公司有更大的空间学习和练手。
 
创业14年,姬宏旺被业内呼为“老姬”,公司的营收终于从6位数增长到了8位数,员工从十几个增长到了几十个,过去两年,老姬招聘时开出的条件也水涨船高。稍微有一些碳背景的应届生,薪水比两年前翻了一倍。为了留住老员工,必须要涨薪——猎头开出的待遇是两倍甚至三倍。
 
“我们现在一个人顶几人用,几乎都没有周末。”老姬仍在为招人难而苦恼,有从业经验的人少,培养周期又长。
 
“双碳”目标提出之前,碳圈似乎没有正式的行业名称。直到2021年3月,碳排放管理员成为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才有官方定义:从事企事业单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和咨询等工作的人员。
 
这是一个身兼数职的职业:核算和核查业务类似会计、审计;咨询工作像为企业碳排放情况开处方的医生;交易工作又像金融市场的交易员。
 
高校并没有直接和碳相关的专业,学能源、环境或者跟导师做过科研项目的应届生成为招聘重点,有的碳管理公司只能放宽要求,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培养新人。苏航有一个名为“苏航聊ESG碳中和”的公众号,输出的内容常被人认为作者是业内资深从业者,其实他入行还不到一年,“只要稍微比别人努力一点点,多自学一些知识,其实就能超过大多数人了。”苏航很有自信。
 
早年间碳管理公司并不多,最早的也只有十多年历史,老姬公司的团队很长一段时间每年只能做十几个项目。现在,这些碳圈的公司也追随者众。
 
在南京的中国擎天软件科技集团首席运营官兼江苏擎天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炎最近几乎每天都要会见投资人,“2022年已经见了一百多个”。
 
2021年5月,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宣布获得高瓴资本领投的5000万元A轮投资,让碳圈“出圈”了一把。碳阻迹创始人晏路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官宣当天,他的电话被想来跟投的投资人“打爆了”,下午躲到山里去,晚上发现手机有一千多个未接电话。
 
2022年3月,国内市场上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题基金成立,基金由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出资,总规模500亿元,将聚焦钢铁及相关领域的碳减排,围绕钢铁产业链碳中和实施投资。
 
钱多,公司少,新的碳管理公司也如雨后春笋。以“碳管理”为关键词在天眼查搜索最近一年内新成立的公司,显示的结果超过2.1万家。
 
有的大公司干脆成立子公司做碳管理。苏航所在的公司成立于2021年,大股东是房地产集团——建材、地产相关行业的项目有碳管理需求。
 
苏航了解到,许多新公司目前并不赚钱。他的公司刚完成招兵买马,计划先做一些收费低的小项目来练兵,已做好了一两年内不盈利的准备。
 

 ◆ ◆

U型掘金曲线


姬宏旺和吴炎是中国最早一批碳圈人。这一行其实是“出口转内销”,发展过程经历了U型曲线。
 
曲线起点的第一桶金始于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

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定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发展中国家开发减排项目来帮助发达国家实现其减排目标。例如,一座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的水电站可被开发为CDM项目,卖给欧盟的买家。
 
帮助中国企业开发CDM项目的公司成为了碳管理行业最早吃螃蟹的人。CDM项目利润非常丰厚,不少从业者赚得盆满钵满,但这行非常小众,国内对气候变化了解的人很稀少,且CDM项目的开发周期需要全英文,行业门槛很高。
 
姬宏旺回忆,早年间碳圈主要分为做CDM的碳交易公司和为企业提供核算咨询的业务等,碳交易热而碳咨询冷,2008年他做碳管理的公司成立后,接下来一整年几乎没有事情做。当时除了做CDM的公司,国内从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只有外交部、发改委等几个政府部门和相关的科研院所,社会上几乎没有关于气候变化的讨论声音,也几乎没有碳管理的需求。
 
MRV(测量、报告、核查)机制是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基石。 (视觉中国/图)

国内碳管理的潜在商机来自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从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中国陆续公布了几批低碳城市试点,一些工业园区也开始申报低碳园区。
 
碳圈人以为机会来了,没想到还是常常吃到闭门羹。
 
碳排放无处不在,减排细分到一个个领域——一座城市、一场会议甚至一瓶矿泉水。如同减肥需要知道最初的体重一样,碳减排最基础的工作即为碳核算,也就是摸清碳排放的家底。
 
但这个简单的道理在早些年并不被理解。
 
有政府部门请姬宏旺去讲课,当他说要从绿色办公做起,很多人不解:“只知道植物是绿色的,为什么办公也能绿色?”
 
2012年前后,吴炎拿着地方政府的红头文件去找企业算碳数据,而且政府愿意出一部分钱补贴核算费用,企业仍不给好脸色看,甚至有的企业连门都很难敲开。“我们跟企业讲为什么未来的竞争力是绿色低碳,讲完后企业要么说‘你讲的都挺对的,但这是二三十年后的事,现在我们不需要’,要么说‘你就告诉我怎么帮我挣钱,其他都免谈’。”
 
此后近十年,与空气污染报道相比,碳的报道在媒体上都显得少了,更多是与大气污染防治结合的“协同效应”。
 
直到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蛰伏十余年的碳圈人发现,终于不用费尽口舌,许多企业都主动找上门来。
 
这些企业的动机有所不同。最紧急的是参与碳市场的控排企业,它们急需核算碳数据以参与碳市场交易——2021年,全国碳市场正式在火电行业启动;另一类是大型国企、央企以及上市公司,有塑造绿色的品牌形象宣传需求或是基于社会责任的约束;再一类是跨国公司及其供应商,在绿色供应链上倒逼其他企业核算碳排放数据并积极减排。
 

 ◆ ◆

隐蔽的碳管理乱象


一个行业发展过于迅猛,乱象不可避免。
 
2022年3月,生态环境部通报四家碳管理机构碳排放报告数据造假、核查工作流于形式等问题。乱象既有碳核算过程中蓄意造假;也有碳核查中出现的“挂名”现象突出、核查程序不规范、工作走过场等。(详见《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案追踪
 
官方公布的这些造假行为已极为隐蔽,而碳圈还有更隐形的乱象,比如为了帮助客户表面“实现”碳中和,有的碳管理公司正在打擦边球。
 
碳核算对象大致可分为区域、组织和产品三类,但共识是要先划定核算边界。
 
核算边界全球公认分为范围一(直接排放),范围二(能源生产造成的间接排放),范围三(原料生产等其他间接排放)。例如,对于一家钢铁厂,炼钢过程中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纳入范围一;炼钢使用的电力在发电过程中造成碳排放算作范围二;上游铁矿石生产过程的排放则属于范围三。
 
当一个项目或产品声称实现“碳中和”时,内行的人都会琢磨一下:碳核算包括了什么范围。闭幕不久的北京冬奥会宣布碳中和,就不仅考虑了自有温室气体排放,还纳入了供应链,比如吉祥物冰墩墩玩偶在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这些属于范围三的相关排放所占比重高达六成(详见《生产冰墩墩的碳排放也被纳入,北京冬奥会如何实现碳中和?)。

2022年2月8日,广东东莞,负责生产吉祥物硅胶外壳的东莞厂家正准备扩大生产。(视觉中国/图)
 
对于有的企业碳核算而言,范围三并不是必要的,但范围三的碳排放数据往往又是最高的,因此有些宣称“实现”碳中和的公司会故意不在报告中体现范围三的排放,仅强调范围一、二的数据。


北京冬奥会碳核算范围。(《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报告(赛前)(2016-2021.6)》报告截图/图)报告原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

“碳核算标准的边界比较模糊,同一个行业会有很多的核算规则并行。碳排放企业就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规则,实现对数据的操控。”碳阻迹产品总监陈旭称。
 
除了核算边界,核算所使用的标准、算法或排放因子也没有统一,容易被隐瞒或模糊处理,选择计算结果更低的参数。“这些乱象在行业内大行其道。”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专委会(LCA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洪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企业除了能靠成为本行业碳中和的“头彩”引起社会关注,甚至还能靠虚假的“碳减排量”获得真金白银,骗取补贴。“好比在超市花100元买了一件原价300元的打折商品,正常的记账应该是‘支出100元’,而某些‘碳中和’的算法是,节省的200元减去花的100元,算作‘收入100元’”。王洪涛比喻,实际上是增加了碳排放,但这么换算反而变成了碳减排,以获得补贴。
 
王洪涛还提醒,一些声称实现“碳中和”的企业其实并没有先尽力减排,仅靠购买减排量指标,去抵消范围一、二的碳排放。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单独企业“实现”碳中和的逻辑是通顺的,但林业碳汇的规模较全社会总排放量杯水车薪,这种抵消不可持续。根据联合国《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国目前每年碳排放约100亿吨二氧化碳,而森林吸收大概10亿吨,现有技术条件下,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全社会真正大幅减排90%以上。
 
 ◆ ◆

以技术和监管驱除劣币


在碳管理行业内部,技术在驱除劣币。理论上,碳核查的报告提交后,需要通过交叉检验,裁判员与运动员分开,经第三方核查机构认证,流程才算正式完成。与看上去的热捧不同的是,核查费时费力。不少核查机构抱怨,一个核查项目的收入只有一万多块钱,出差成本还要自己承担,并不赚钱。
 
2016年陈旭加入碳阻迹时,做的就是传统依靠人力的碳核算业务。当时的碳核算靠excel表格,每张表格有预设的模板,一项项把企业的排放源数据填入表格中,会自动算出碳排放数据。陈旭电脑文件夹中躺着名字相似的一堆表格,常常要找半天。碳核算需要团队协作,有时同事们用的模板可能还不一样,行业参数更新了,有些同事还可能会忘记修改。“一旦数据填错了更麻烦,一项项翻回去核对。报告做完了还要交叉检验,对方哪里不清楚,你又要重新查一遍。”


2022年全国两会,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关于完善MRV机制的议案、提案和建议,全国碳市场的基石有望进一步夯实。(视觉中国/图)
 
吴炎认为,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之下,如果收入不匹配工作量,肯定会影响工作质量。“有人参与的地方就有灰色地带,我们希望核算过程中尽量减少人的参与。”吴炎表示,曾遇到过好几例因碳管理机构能力不足,项目做不下去,最后找他们“接盘”的案例。传统的碳管理公司依靠经验丰富的碳排放管理员,而近年来业内兴起数字化的SaaS核算工具,不少企业从“以人为主”向“以软件为主”转型,碳阻迹和擎天科技都是其中的代表。
 
“软件的魅力就是可以复制,它的成本是递减的,不需要人工核算费时费力的付出。”吴炎说。目前企业租用一次公司研发的碳核算软件仅需要几千元,而传统咨询公司往往收费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2019年,碳阻迹开始发力研发碳管理云平台,公司目前研发投入高达六成。
 
“未来碳核算就像财务核算一样,成为每个企业的标配。”在姬宏旺看来,大企业会组建自己的专业团队,中型企业可以选择服务外包,小企业可以购买或租赁碳核算标准化工具。
 
针对碳圈的乱象,监管部门也正在加大惩戒力度。全国碳市场顶层设计《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预计于年内出台,违反条例规定从事碳排放权交易的,最高罚款一千万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通知,决定于2022年4月至7月底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碳排放核查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排查范围内,将严查不实和虚假检验检测违法行为。


编辑  视觉 |汪韬
记得加小千为星标,不遗失彼此。本文首发于2022年4月28日《南方周末》,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更多阅读↓↓↓
碳排放报告数据弄虚作假案追踪
越来越“专”,地方两会深议碳中和
北京冬奥会:碳中和的试验场
COP26中国代表团:应对气候变化,以实则治丨抉择2021
碳中和“出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